客服:
技术:
QQ:
地址:
邮箱:

新利18体育娱乐在线网页版

滨州:持续深化“三牌争创工程”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亮眼成果和显著

  滨州:持续深化“三牌争创工程”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亮眼成果和显著成效

  山东商报t;速豹新闻网 薛凯旋

  1月9日上午,滨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体育工作有关情况。据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波介绍,2022年,市体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以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持续深化群众体育树品牌、竞技体育争金牌、体育产业创名牌的;三牌争创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创新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有力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多元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亮眼成果和显著成效。

  人民至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水平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强化。2022年,市县两级体育部门共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便捷健身圈;和;百姓健身屋;,开展农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推动室外室内健身设施在全市城乡普及配置。全市建成;便捷健身圈;372处,试点建设;百姓健身屋;36处,完成1524个村的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11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极大改善了市民健身环境。市主体育场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全市公共体育场地数量达1.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共计1198.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平方米以上,群众运动健身的休闲空间不断提升。

  体育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显现。2022年,围绕打造全国首个;体育公园城市;建设,体育、发改两部门联合向上争取体育公园建设资金1600万元。全市建成了新立河体育公园、博兴县体育公园2处国家标准的体育公园,完成了滨城区北海公园、邹平市黛溪湖体育公园、沾化区徒骇河体育公园、无棣县镜湖体育公园、博兴县董永公园等5处体育公园的选址及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省体育公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滨州市成功举办,滨州作典型发言,将体育公园建设的;滨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市体育局围绕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4000项次,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百花齐放。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全民健身质量不断提高。滨州市在;乐行春秋;健步走省级比赛中名列全省第一位;博兴县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体育局连续十一年获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连续五年获全省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滨州群众体育实现品牌示范力、引领力 ;双提升;。

  群众身边健身组织全面加强。围绕强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推动健身指导服务深入基层,提升智慧化体育服务水平等,年内创建基层;最美体育村居(社区);100个,培训晋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227人,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量达9367人,推动健身设施管护流程简化。目前,全市体育社会组织达到903家,全民健身站点32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8116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千人比达4.6;一键报修;智慧服务。

  追求卓越,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再上新水平

  竞技体育创新高。2022年,滨州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9项冠军、全国比赛12项冠军,创历史新高。滨州代表团取得第二十五届省运会46枚金牌,荣获金牌成绩奖、总分成绩奖、优秀运动员组金牌总分成绩奖、比赛金牌成绩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5大奖项,并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颁奖的殊荣。在省体育局对第三十二届奥运会和第十四届全运会集体和个人的表扬通报中,滨州市10名运动员获个人记功,7名同志获个人记功或嘉奖,1个单位获集体嘉奖。

  基地创建上水平。今年以来,市体育局修订了《滨州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定办法》,评定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0家(一类基地5家、二类基地25家);射击、田径、武术套路等9个项目的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成效显著,共取得第二十五届省运会金牌23枚,为滨州代表团省运会金牌总量贡献了;半壁江山;;市体校和博兴县体校2家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复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市体校成功创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并获评2021年度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1+X证书;卓越进取院校;。

  体教融合再深化。今年,滨州市成功获批全省唯一幼儿体育试点城市。争取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全国体校联合会全国青少年体操、手球、田径等锦标赛。围绕;奔跑吧t;少年;青少年主题赛事活动,举办市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5项、市级青少年比赛3项,完成3000多名中小学生游泳普及培训。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58所,国家级手球、乒乓球项目传统学校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1所。

  服务大局,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动能再上新水平

  体育赛事经济更加活跃。今年,中国足协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总决赛和超级联赛第三站、第四站(总决赛)在滨州市举办,130场比赛实现全国直播,参赛人员达1000人次;全国体校青少年体操锦标赛、手球锦标赛确定在滨州市举办;承办了全省第四届健身操舞比赛、全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全省第六届业余羽毛球联赛等10余场省级赛事活动,吸引市外来滨参赛人员2000人次。以上赛事活动仅在人员食宿消费、上级办赛经费拨付上就近3300万元。另有冠名企业来人、球迷团、亲友团等来滨消费,有力拉动了滨州市消费。

  体育市场主体稳中有增。今年,滨州市还新培育;准四上;体育类市场主体4家,其中1家新增为2023年体育服务类纳统企业。另外,根据市统计局反馈,全市纳入本年度GDP核算的规模以上体育服务类企业5家,全年营业收入2800余万元。滨州体育彩票销售量达7.98亿元,为滨州市筹集公益金5500万元。

  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规划引领上,全市体育产业专题研究会议顺利召开,完善体育产业;十四五;规划和出台体育产业三年行动方案作为市重要文件推进出台,体育产业上升到全市新兴产业的发展地位。品牌提升上,在惠民李庄体育绳网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成功举办首届;滨州跳起来;全国跳绳大赛,;九九黄河;系列赛事创新破题,惠民体育绳网的品牌力进一步提升,全年产值超30亿元;滨州体育产品打入2022北京冬奥会等国际赛事。融合发展上,围绕市委;双招双引;战略部署,在五大千亿级产业上做体企融合文章,促成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在滨注册成立子公司,舒华、特步等国内名企来滨考察并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为滨州市体育产业发展搭建了多元合作的平台。

  2023年,市体育局将紧紧围绕市委;1+838;工作格局、政府工作报告;12158;民生实事,坚定;想干、敢干;的工作方向,压实;能干、真干;的工作责任,锤炼;会干、巧干;的工作思维,拿出;认干、实干;的工作行动,持续推进体育;三牌争创工程;,落实;在知爱建;,在新起点上开创滨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赵新波